商业广场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工程案例 > 商业广场

王健林被执行!京东拿下万达!

类别:商业广场 日期:2025-06-15 03:36:31
我要分享

  据了解,这48家目标公司分别涉及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成都、东莞、南宁、西安、厦门、杭州、南京、武汉、哈尔滨、南宁、石家庄、福州、榆林、绍兴、绵阳、莆田、宜宾、晋中、齐齐哈尔等多个城市的万达广场项目。

  这次交易中,接盘者阵容颇为豪华:包括太盟、高和丰德、阳光人寿等等,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新面孔,那就是北京市潘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,也就是所谓的“京东潘达”。

  王健林老朋友们纷纷上桌,一边看热闹,一边出手接盘,不为别的,就为一个关键词:现金流。

  2025年以来,法院执行记录显示万达被执行金额已超75亿元,资产冻结、官司缠身已成家常便饭。

  于是我们看到,2023年、2024年,万达陆续出售近20座广场;2025年一开年,又是5座。

  也就是地我卖了,钱我收了,但管理还在我手里,依然是“你出钱,我出人”,财务上减负,业务上续命,可谓用别人的钱,干自己的活。

  与此同时,有媒体报道,在京东自营的七鲜最新一轮的内部会议中,七鲜团队放出了狠话:在商品品质优于其他平台的基础上,价格竞争力上要做到即时零售行业第一。

  想当年,刘强东还在公开场合调侃王健林的“一个亿小目标”,京东一心只做电商,万达则是线下之王。

  现在倒好,一纸收购,把自己原本租来的店铺一股脑变成自家地盘,不仅省下了房租,还能直接参与商场运营,这简直是把“房东”的生意也顺手做了。

  所谓“即时零售”,就是你在APP上一点,附近商圈的货品30分钟内送到家门口,推出的京东外卖也是在和美团、饿了么正面对打。

  今年5月初,京东还与胖东来共建供应链产业基地,打造“生鲜+零售”的深耕模式。

  胖东来擅长品质、京东擅长物流,两强联手意在补齐京东“人货场”的最后一块拼图。

  在这场转型中,京东不是在做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地产运营,而是在“以地为根”,织一张更大的零售网络。

  而从商业演化的角度来看,阿里投资苏宁、美团拿出小象超市,都印证了一件事:线上线下早已不再对立,而是深度融合、共谋出路。

  “我记得之前王健林说过一句话,是万达欠债负债,不等于他王健林负债,哪怕万达破产了,也只是这个企业不行了,赔钱的是万达大大小小的股东”

  王健林可以说是这波里头相对幸运的一个。当年没钱扩张,反倒躲过了高位站岗的风险,核心资产也因此保住了。

  因此,更可能的情况是,他心里明白现在市场不好,资产趴在账上也是贬值,与其死扛,不如该卖的先卖掉,腾出空间。

  与其继续耗下去,不如趁现在行情低迷,把那些没那么重要的资产处理掉,留着现金,等未来消费回暖、资产价格回调到合适区间,再下场去买更好的资产,重新布局。

  万达广场刚出道那会儿,确实填补了不少城市的空白,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,那时候像样的商业中心屈指可数,顶多是些本地超市、老百货或商贸城。

  可现在不一样了,华润的万象城、融创的大融城、中粮的大悦城、凯德的凯德广场、来福士、SKP……各类商业综合体层出不穷,从高端到低端应有尽有,万达广场反而显得有些过时,风格也没有太大亮点。

  假如一个年薪20万、每年能攒10万的中产阶级来存这笔钱,那得不吃不喝存29万年。

  而一个月薪1万元的普通人,如果一分钱不花,那要攒齐290亿,大概要花241.7万年。

  当然,这只是个简单的理论测算,现实里财富会随着投资增减,市场也会波动,普通人的收入也可能上涨;